当前位置:首页> 本站动态> 详情

逆城镇化趋势下的《乡村教师支持计划》

发布日期:2015-6-09    来源:管理员    点击:3470 次

  新华网北京68日电国务院办公厅日前印发《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部署乡村教师队伍建设工作。

 

  在这里就不在赘述所谓的“多措并举,定向施策,精准发力,标本兼治,到2020年,努力造就一支素质优良、甘于奉献、扎根乡村的教师队伍”了,笔者直接分析环节,讨论在城镇化大背景下,《计划》中所提到的8方面措施所代表的意义和能起到的效果。

  第一个举措是“全面提高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和师德水平。进一步建立健全乡村教师政治理论学习制度。切实加强乡村教师队伍党建工作,适度加大发展党员力度。落实教育、宣传、考核、监督与奖惩相结合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第一条不出意外的是政治挂帅、师德为辅的一套空话。现在加强乡村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教育那不是说过去的思想政治教育是失败的吗?师德水平是低的吗?建立师德长效机制可以理解为一个如意锤,需要的时候就可以随时捶打一下。从第一个举措来看,对于乡村教师是一个绝对的利空。工资还没有涨,待遇没有上去,紧箍咒先来了。

  第二个举措是“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扩大农村教师特岗计划实施规模,重点支持中西部老少边穷岛等贫困地区补充乡村教师。鼓励地方政府和师范院校根据当地乡村教育实际需求加强本土化培养,采取多种方式定向培养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这个举措并非是什么新鲜的东西,而是过去“老中师”的培养模式,“一专多能”可以随时胜任“语数英,音体美”。这里美名其曰拓展乡村教师补充渠道,但是此一时彼一时,现在再想拥有八九十年代高质量的中师生那是万万做不到了。现在“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根本不可能吸引到很多优质生源,“一专多能”的不是随便一个人都能做到的,所以缺乏优质生源的“一专多能”的乡村教师定向培养注定是一个“黄粱美梦”。另外“一专多能”教师的培养何尝不少城镇化趋势下,制定这个方案的人心中何尝不是在担心乡村教师的进一步流失呢?否则培养一专多能干啥呢?直接培养专业教师就行了啊!

  第三个举措是“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全面落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乡村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做好乡村教师重大疾病救助工作。按规定将符合条件的乡村教师住房纳入当地住房保障范围。”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有生活补助,但是这个补助有多少呢?能否使得教师出现逆城镇化而回流乡村呢?这很显然是做不到的。而重大疾病救助更是扯犊子,这是医疗保险方面的事情,也是教师很容易得到的权益。而且乡村教师真的得了重大疾病了,估计昔日积蓄加上救助也够呛,还不如落实日常体检,防患于未然的好。至于乡村教师住房保障纳入本地住房保障范围更是听着美,农村有什么住房保障范围?都是宅基地。所以这些关于乡村教师生活水平提高的举措甭说吸引城镇教师返乡,这根本连城镇教师的基本水平都没有达到,很难吸引教师留在农村。

  第四个举措是“统一城乡教职工编制标准。乡村中小学教职工编制按照城市标准统一核定,其中村小学、教学点编制按照生师比和班师比相结合的方式核定。”这个举措主要解决因城镇化生源减少而产生的教师编制相对师生比增多,相对班师比不足的问题。这个教师编制的问题并不能提高在编教师的任何待遇,顶多是为农村生源减少之际,为撤点并校的过渡留下一个缓冲的时间。

  第五个举措是“职称(职务)评聘向乡村学校倾斜。各地要实现县域内城乡学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切实向乡村教师倾斜。乡村教师评聘职称(职务)时不作外语成绩(外语教师除外)、发表论文的刚性要求。”这个在职称工资为主要收入的前提下,向乡村倾斜似乎是乡村教师的福音。但是却不要忘记有个前提是实现县域内城乡教师岗位结构比例总体平衡,而现在城镇教师高职称的比例已经很高了,顶多是在剩余不多的高级职称之中多分乡村一点而已,但不会太多,很难大面积给乡村教师带来实惠。反而因为降低评职称的标准,使得高级职称乡村教师难以自由流动,不过也算是保留乡村教师队伍的一记外招吧。

  第六个举措是“推动城镇优秀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各地要采取定期交流、乡镇中心学校教师走教等多种途径和方式,重点引导优秀校长和骨干教师向乡村学校流动。”这个举措根本就是外招了。在城镇化大背景下,乡村并无任何的优势吸引城镇教师扎根乡村,顶多是用交流的方式去“支教”,这不仅仅无法让农村教育真正获益,反而城镇教师生活工作带来很多困扰,扰乱了城镇教育教学秩序。这个举措注定是一个逆城镇化趋势的想当然的政绩工程。

  第七个举措是“全面提升乡村教师能力素质。按照乡村教师实际需求改进培训方式,增强培训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从2015年起,国培计划集中支持中西部地区乡村教师校长培训。”如果说系统的师范教育如果无法全面提升老师的能力素质的话,乡村教师和校长培训究竟能否提高乡村教师多少能力,那就更是值得商榷了。

  第八个举措是“建立乡村教师荣誉制度。国家对在乡村学校从教30年以上的教师按照有关规定颁发荣誉证书。省(区、市)、县(市、区、旗)要分别对在乡村学校从教20年以上、10年以上的教师给予鼓励。”这个荣誉制度是鼓励乡村教师扎根乡村教育,但是究竟怎么使用这个荣誉证书,估计制定者也不甚清晰。在当今经济化程度如此之高的社会中,再想用一张纸去鼓舞和舒服乡村教师不流失,难度是很大的。反而不如从教20年或者30年退休工资(或养老金)达到某一个标准来的实在。

  纵观八个措施,只有第三个措施是有限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的,第四个、第五个和第八个措施,在编制上、职称上倾斜和给一些荣誉都只能算是给乡村教师画饼而已,因为第二个和第六个措施,无论是“一专多能”的定向生,还是特岗教师,以及城镇轮岗教师,事实上都是在挤压现有乡村教师的生存空间。这些知识老化,长期没有提升机会的乡村教师的教育教学质量很难和新近教师相比,在现有的绩效工资规则下,现有乡村教师境况可能不会有很大的好转。而第一个举措和第七个举措则是用师德、能力、政治对乡村教师进一步管理,至于管的效果如何,还有待商榷。

  综上所述,这些举措对现有乡村教师并非都是好事情。当然,这些措施对于农村教育还是有一定的积极作用的。但是在城镇化背景下,农村生源逐步减少、乡村教师流失加快的情况下,这些举措并非像预期中的那样标本兼治,也只是加大乡村教师的“入水口”,适当“画一些饼”来保持现有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乡村教师“出水孔”并没有真正堵上,农村教育中存在的生源流失问题、教师流失问题依然还在存在。保证乡村教师队伍稳定也就变成了出水孔和入水孔谁大谁小的问题了,并没有真正思考“逆城镇化背景下乡村教育如何办”?